1.平常可以做自媒体,拍短视频,自媒体可以在多个平台发布,慢慢积累就可以有收益
2.现在电商崛起,可以帮别人代刷单,刷销量,一单5块,也是不错
3.建社交群,做淘宝,美团,拼多多优惠分享,都是有收益
4.可以写小说,每天有做更新,有浏览量,都会有收益,写的好,还可以签约合作,出版
5.在喜马拉雅做录音员,播音很简单,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边看边分享给别人,又能获得知识,还能帮助别人
6.或者自己语言能力比较强,可以线上教学,英文,日文
7.选择一款好的微商产品,朋友圈卖货,微商也是非常简单,可以阿里巴巴淘货,分享到朋友圈,有人要,再一件代发,不需要成本
8.可以开个淘宝店运营,慢慢运营,将来都是可以自己在家轻松赚钱的


总的来说,公务员可以做的副业或者兼职,渠道非常少,尤其是希望取得报酬的时候,各项规章制度规定的比较多,却还偏偏都不明说。
2020年左右,人民网上有一篇文章是回答关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做兼职问题,内容还挺全面的,不过,主要是围绕纪律和法规条文展开的,可以拿来参考。
总得来说,我身边成功的案例主要围绕在以下几点。
- 一是写作。
毫无疑问,写作是智慧和体力的综合成果。尤其是自媒体时代,很多人愿意尝试也能够成功的一项技能。
我身边的大姐姐,常年给省市两级的guan方纸媒写稿,小有名气,收入一般,但是足够每年出去旅游一番了。
给自媒体投稿的不多。也或者人家是悄悄努力而我不知道呢。
在写作领域写出成果的,我知道的最好的莫过于当年《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了,在收获稿酬的同时,被上层领导所关注,事业也有了很大进步。
- 二是理财。
其实这是一个感觉走了擦边球的领域。因为已经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不允许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但对证券和基金之类的好像没有规定。
普通人搞不懂股票,基金倒是不错。当然,这个还是建议还有一定专业知识了之后再进入,否则亏了就不划算了,毕竟,投资有风险。
- 三是其他特长。
特长的范围比较广,其实写作也算特长,但这里说的特长更多的是跟艺术有关的。
我原单位有个男孩子是吉他弹得特别好,他会利用晚上下班的时间,在一个吉他培训机构代课。还有个研究生,取得了注会证书,她的工作却跟会计不沾边,就在我们当地的一个会计所做兼职。
这两者有个共同点,他们所面临的对象都是非受管对象,否则一旦遭人举报,后果不堪设想。
- 四是出卖自己的苦力。
最典型的就是同单位一个40多岁的老大哥,一对双胞胎需要养育,妻子没有正式工作。他发现自己的事业没啥大的起色后就跟老婆一起在家门口弄了个小吃摊。上班时间是老婆在打理,下班俩人一起。既没有耽误工作,也不耽误挣钱。
当然了,作为同事,刚开始还是有一些尴尬,但这是对方劳动所得呀,后来不仅不尴尬甚至还羡慕。不过,跑滴滴貌似不行。
其他的渠道好像有很多,只要我们不踩雷、不触红线,不越底线还是没有问题的。在这里我列举几个坚决不能踩的红线兼职吧。
- 第一, 严禁注册办企业。
利用个人的名义注册公司等,这一类是坚决不允许的。
我们县区在2019年对在全市范围内通过采集个人及其家属的信息,同时核对了工商系统和税务系统的信息,进行了双向对比,对那些在违规办企业的或者在企业当中任职的公务员进行了清查。
- 第二, 在一些营利性机构担任重要职务。
这就是之前说的,兼职最好避免出现在受管对象系统。
我印象中前几年流传说有个党校老师,在一家面试培训机构中授课,后被举报,受了处分。
- 第三, 挂靠证件。
注会、安监、建造师之类的比较有影响力的证件,也是禁止挂靠的。当然,一般有这些证件的工作都不会太差。
总之,公务员或者事业人员想要做兼职并取得报酬,渠道并不多。如果找到了,就在一个领域深耕下去,收获应该不会太差。
该文章投稿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11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