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门皈依没有条件,任何人都可以皈依佛门,皈依最重要的是内心的皈依,外在的形式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佛法重实质而不重形式。只在形式上的皈依是得不到任何的受用的。
2、皈依佛门第一步就是受五戒,这五戒是“根本戒”,“根本戒”的意思就是不管你信不信佛,也不管你受不受戒,违反了都要受到恶报。因此,受持五戒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3、‘具足众戒’,‘众’是众多;众多的戒条里,最重要的是五戒。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出家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条戒,然而真正的戒条只有前面十七条——四重十三僧残;这是属于戒,其他的全属威仪。
4、五戒第一条是不杀生,第二条是不偷盗,第三条是不邪淫,第四条是不妄语,第五条是不饮酒。前面四条叫‘性罪’,无论受戒不受戒,犯了都有罪。不是说不受戒的人,犯了就没罪。
5、佛法的实行就是戒律。戒律就是正觉的生活规范,世尊当年在世,生活、讲经说法,没有一样不是活活泼泼、快快乐乐,如此,佛教才能够被一切众生欢喜的接受。
6、皈依佛门实际上就是是正式成为佛教信徒的一个手续,具体包括参加皈依三宝仪式,然后领取皈依证书,此后就可以居士身份自愿参加定期的佛事活动了。

扩展资料:
1、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门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门。所谓内道、外道之区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皈依为皈投或依附之意,也就是盼望投靠三宝的气力而得到掩护与摆脱。
学佛是引导我们过更健康、
更幸福的生活。
我们听闻到这个消息,
而后发自内心地认可,
这种认可,就是皈依。
皈,就是从烦恼中回头;
依,就是以觉悟为依靠。
皈依的仪式很简单,
而其中的重点,
是一种健康生活态度的确认。
皈依没有特别的要求,
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有平等的机会。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忌讳,
就是忌讳烦恼。
皈依之后,
要学会淡化烦恼、化解心结,
生活中尽可能多笑一笑,
少一点烦恼,少一点计较,
就能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幸福。
皈依之后,
生活依然在继续,
只是越来越祥和宁静、自在充实。
这是佛法在我们生活中,
发挥的真实作用。
该文章投稿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11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