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俗语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无非是让人们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但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这句话的人却很少。往往在吃过大亏后才能有所醒悟。易经有言:满招损,谦受益。所以保持谦虚谨慎不是什么坏事。
下面的这个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那句老话。

本故事出自《夷坚志 鲁四公》作者:洪迈
说饶州(江西鄱阳)有个小商贩人称鲁四公,他以煮猪羊血做小吃,以养妻子。每天所赚的钱不过二百钱,然安贫守分,从来没有与邻里因言语起矛盾争执。
在 宋宁宗 庆元元年(西历 1195年)二月,他挑着担子去德化桥上卖他的小吃,一时间来买的人非常多。说就在他忙着活计的时候,走进来一个人,看打扮就是山里农村的巫师。那人进来就管鲁四公要钱,鲁四公说:“现在活计正忙,稍等一会不忙了给你。”那个巫师嬉笑着走了。
不一会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锅里的热汁突然冷的像冰,也就是说本来是滚烫的汤汁变得冷如坚冰,来买的人一看这也没法吃了,都扔下筷子走了。
鲁四公也会法术,并且法术很精通,他看到这种情况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对着众人叹了口气,随即灭了灶里的火回家了。回家后,他抟了十块泥,放到了灶门口,脱了衣服就上床睡觉去了。
放下他不说,再回过头来说那个巫师。他从别处要了不少钱,心里十分得意回到旅店。忽然腹内就像烧了炭,痛的他上窜下跳,心里就想早上的那个人不是一般人,于是以实话问店主人。
店主人说:“鲁公尊法,我们这里的人谁不知道,你怎么可以去触犯他?”那巫师一听这话,十分恐惧,于是就请店里的小孩,给他带路去鲁四公家。说话间来到鲁四公家门口,那巫师立即下拜磕了十个头,自说姓名叫周三,鲁也不回答。这人痛的是越来越厉害,围观的群众就劝说:“能不能先宽恕他?”鲁四公这才回到屋里,把原来放到灶口的泥块都撤下去了。再看这姓周的立马就好了。
这周巫师好了后,赶紧去买来酒到鲁四公家谢罪。第二天,又带来一只鸡和一斗酒,说愿意做弟子学法术,鲁四公不愿意。
作者洪迈说,到他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这个还是在卖他的小吃为业。

原文:
鲁四公
饶州市贩细民鲁四公,煮猪羊血为羹售人,以养妻子。所得不能过二百钱,然安贫守分,未尝与邻里有一语致争。庆元元年二月,正负担于德化桥上,买者颇集。一村獠如师巫之状,从其求金。鲁曰:“方分羹冗坌,少须当与汝。”巫嬉笑舍去。俄顷,釜中热汁皆冷如坚冰,买者置箸不食而散。鲁蓋素能作法,且又精至,深悟其所以然。对众微叹,即灭火而归。旋抟泥十块,置于灶口,解衣就睡。巫它处丐索满志,还旅邸。忽腹内若炽炭,跳掷忍痛,固知早来之非,以实告主人。主人曰:“鲁公尊法,一城推重,安得轻犯炸?”巫惧,倩小儿引往其门,设拜十数,自通姓第为周三,鲁不答。周痛益甚。观者悉云:“且恕它得否?”鲁颔首,反室,尽去灶下物,周立愈,沽酒谢罪。明日,复携只鸡斗酒来,愿为弟子,传其学,鲁不许。至今本业如故。
评论:
关于这“法术”之事有没有,咱不提。咱也不是宣扬什么迷信之说,在不懂的东西上,保持一种不否定亦不肯定的态度,也是科学的。
好了再回到故事。说这位鲁四公,过去我国古人,凡是在姓后加公或加翁,那都是尊称。如店主所说“鲁公尊法,一城推重……。”也就是说这位鲁四公,之所以被饶州人称为公,是因为他的法术是公认高明。再看故事前文说,他是一个卖小吃的商贩,每天只得二百钱,来养活老婆孩子,并且与邻里之间相处和睦,原文说其“安贫守分”。
再看那个姓周的巫师,一进来就管鲁要钱,鲁说正在忙,稍等一会再给你。从其它的《夷坚志》故事中,也能看到这种以自己所怀的异术,向生意人收取所谓的“保护费”。就因为鲁没有立即支付,遭到他的邪术,当天的生意没办法做了。之后的事不提。
只是来比较这两个人,鲁身怀异术,却能安贫守分,做个正经的活计来养家糊口。而那个巫师,是利用异术来取的不劳之财,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在《夷坚志》中多见有所谓“斗法”往往败的一方要搭上性命,若不是鲁恻隐,这人恐就废掉了。
我虽不懂什么“法术”,以前我多以为是“幻术”。但像故事里这种,能影响到物理世界的“法术”着实也令我长了见识。但我略微懂一点点算卦术,从我个人的学习经历来看,初学时如神仙附体,口无庶栏夸夸其谈。再深研茫然无着,不敢轻语,时至于今十多年矣,不敢说会算卦。
该文章投稿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12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