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唐卡认为唐卡的作用有四个,一、对藏族社会宗教的发展的作用。二、传播作用。三、净化作用。四、是宗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唐卡的意义包括两个历史意义和两个宗教意义,其中历史意义是唐卡以史实为依据,着重表现历史上重大的Z治事件和活动。
唐卡的具体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唐卡的宗教意义:唐卡满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为他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崇拜物。唐卡这门绘画艺术因此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
唐卡是宗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它既可以表现为立体的塑像,也可表现为平面的壁画,它们都是宗教生活不可或缺的。
唐卡作为藏族人民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精华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宗教特征、民族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二维平面造型艺术。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457475的释迦牟尼佛唐卡:
投资资料:
2017年10月20日,优画网西藏唐卡精品展即将拉开帷幕。届时,您将在佑星拿里艺术咖啡馆亲自领略雪域高原精品佛教艺术的非凡魅力。西藏唐卡画师将携30幅唐卡作品亲临魔都,为您带来一场璀璨奢华的艺术盛宴。今天,让我们继续聊一聊唐卡相关的话题,来谈谈唐卡的四大功能。
唐卡,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其他艺术品相比,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相信看完文章之后的您一定会有所了解!
一、唐卡的膜拜功能
西藏人民淳朴的心灵和虔诚的信仰孕育了璀璨辉煌的佛教艺术。唐卡以其轻便灵巧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美轮美奂的风貌,深受藏族人民喜爱,这就使得它对藏族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促进、意识的导引和人格的养成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首先,唐卡并不是一件仅供观赏的艺术品,它承载着一项重要的功能,也就是供人膜拜。西藏地区自古以来物资匮乏,自然环境恶劣,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佛教信仰作为自身精神世界的支柱。唐卡对于西藏人来说相当于一座座华彩缤纷、熠熠生辉的流动的佛殿,它们光鲜亮丽,经久不褪色,便于携带和保存。它们是西藏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供奉物品,它们是西藏人和超自然世界交流的物质载体,它们承载着西藏人虔诚的佛教信仰,它们是西藏人眼里的圣物。为了供人膜拜,唐卡非常注重自身的严肃性和神圣性。从唐卡的形制来看。唐卡为纵向长方形,由边饰、画芯、帷幔、天杆、地杆等构成。整幅唐卡以神灵显现的地方——画芯为中心;以红黄蓝三色锦缎边饰象征神灵出自吉祥彩云。黄色的帷幔在供养时向上折叠为团花,象征中心主尊神佛头上的华盖。有的唐卡,则在上方和下方中央,另缝制一块名贵锦缎,称之为“天梯”或“殊地”,是作为有情众生超脱苦海、进入福田的特别设置。就总体而言,“一副唐卡画的构成、形制、色彩,恰好是一座宗教意义上的最完美、庄重、神圣、华贵的供奉法器之宫殿,是一种适合游牧民族展挂的轻便佛龛画。”
其次,从唐卡的内容来看。唐卡的题材虽然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自然科学、人文知识几乎无所不包,被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但就其叙述内容的频率、叙述的象征方式而言又以宗教为主。除了为大众所熟知的佛祖释迦牟尼、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度母、护法神、高僧大师等的造像以外,还有大量的佛本生故事、经变故事以及历史传承下来的蕴涵深刻教义的图案。就连一些历史事实的描绘也以宗教大事为主,如《桑耶寺建造图》、《八思巴觐见忽必烈图》。这一方面说明了,唐卡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服务于社会的,另一方面又主要是服务于宗教,是信徒修行观想、膜拜的对象,是宗教教义的形象化阐释。
再次,就唐卡绘制的标准来讲。由于唐卡在藏族社会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因而对每一位唐卡的绘制者来说,都必须严格恪守传统的“三经一疏”。“三经一疏”作为藏传佛教造像度量的标准,不但明确规定了佛祖释迦牟尼以及其他佛、菩萨造型的标准,而且指出,在色彩、手势、法器等方面也不得任意更改。具体而言,佛像的背景、宝座、服饰等细节元素不能随心所欲地想象,要根据经文来创作。佛像身体各个部分的形态和比例要得当,形态匀称美好、比例精准得当便会给人以吉祥的祝福,相反便会招来灾祸。这些绘制标准上的规定再一次表明了唐卡是西藏的圣物,它们遵循许多法度被创造出来,以实现供人膜拜的功能。
二、唐卡的传播功能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口头传承、文字传承和图像传承成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三种重要方式。其中,图像传承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开始,图像就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社会,文字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载体已经逐渐显现出其繁冗的弊端,而生动直观的图像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载体则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唐卡作为一种图像载体,它的传播功能被人们重新发现和重视。千百年来,唐卡以图像传播的方式弘扬着西藏民族特有的佛教文化,讲述着西藏民族的历史,反映出西藏民族独特的精神。
唐卡的传播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传播佛教文化。其二是记载历史。其三是传播知识。迄今为止被创作出来的绝大部分唐卡均为宗教内容,这些宗教内容包括佛教的基本原理、教义、人物(神明)、佛教经典中的场景故事等等。它们绘制生动,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和巨大的想象空间,使人对佛教文化产生感性的认识进而深刻地加以理解。对本民族历史的讲述也是唐卡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举世闻名的史诗《格萨尔》唐卡,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像《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八思巴觐见忽必烈》等唐卡,形象化的书写了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唐卡传播的内容还包括其他有关的科学知识。在唐卡中有一类被称作“曼唐”的。这类唐卡主要是对藏族医学知识的接受与传播。就像今天人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观图,使得人们对自身生物性的了解有了直观的、直接的感性认识,体现出鲜明的知识图解作用。第巴·桑结嘉措根据《蓝琉璃》和《月王药诊》中的脉诊、尿诊等内容绘制了79副“曼唐”,画面数千个构图,较为全面、准确地介绍了藏族医学知识,对藏医学知识的理解和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唐卡的净化功能
唐卡具有神秘的能量,能够为人们带来神奇的祝福。不论是绘制唐卡的人还是接受唐卡的人,都能从唐卡中获得心灵的净化。
对于绘制唐卡的画师(喇嘛)来说,绘制唐卡的过程就是皈依佛法的过程,是积累善业功德的过程,是心灵洗礼和净化的过程,也是人格塑铸、养成的过程。我们知道,唐卡的绘制除了要求画师懂得画理、画技娴熟之外,还要求域师品德高尚、熟知佛理。绘制期间忌食肉、忌葱蒜、忌女色。绘制前要沐浴净身,举行相应的宗教仪式,颂念经文、奉献供品。正式绘制时,还要通过观修祈求智慧之神文殊菩萨进入躯体。可见,唐卡的绘制不是简单的艺术创作而是宗教修行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仪式,通过这一仪式,绘制者得以超越世俗的羁绊,使心灵获得升华,从而消除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紧张心理,从而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安宁。一幅唐卡作品往往要经过开光才能算是正式完成。开光过后的唐卡加持了开光者的能量,它将赐予人们保佑和祝福。
对于唐卡的接受者来说,灌注在唐卡里的祝福由于画师和开光者的虔诚信念而灵验,是非常珍贵而吉祥的。此外,唐卡造型在善像、怒像、善怒兼具像三类中又以怒像神居多。这类神像以其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佛、菩萨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在极具张力的视觉冲击中,以无畏的气势、强烈的动感、威严的姿态使每一个信徒经历着灵魂的拷问。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洗礼中,每一位虔诚的信徒驱除世俗各种烦恼,消除内心存在的一切“心魔”,净化着自己的灵魂,在爱的导引与恶的怖畏中实现善和美的完善。
四、唐卡的审美功能
唐卡作为藏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藏民族的审美和审美情趣,也培养了藏民族神性与人性融合、统一的审美观念。
唐卡美学意蕴表现在诸多方面,无论是构图的饱满、均衡、严谨,还是色彩的绚丽,线条的流畅,都充满着浓郁的高原和游牧特征。从唐卡的色彩上来看,唐卡的色彩,基本上天然为主,在矿物质的融合中,整个色彩基调表现出亮丽的特征,使人们感受到高原固有的阳光的灿烂、明亮,就像走出黑夜的人看到光明,既有触觉上的温暖又有视觉上的鲜亮,亮得清澈透底,亮得明媚多姿。在线条的勾勒上,疏密有致,委婉多姿,“曹衣带水”,质感、动感真切、强烈。在密宗造型上以厚重、冷色的基调和鲜明的对比,以静态的线条移动突破空间的限制,创造出意义的延伸,令观者怦然心动、心潮澎湃。在善与美、真与假、恶与丑的斗争中获得高度的精神愉悦,最终获得崇高感。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意识、观念的改变,唐卡的宗教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其审美性功能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当代,唐卡的审美功能获得极大的发展,其艺术性、审美性正挣脱宗教的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该文章投稿作者:梦见自己住在工棚里,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19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