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并没有去世,好好活着,就和当年肥猫去世一样,都是谣言。
“他是带来无数欢声笑语的小品演员,也是奉献超多经典作品的喜剧大师,他就是《金牌喜剧班》首席金牌导师陈佩斯!”
前些天,一条微博,引爆了无数网友情绪,大家纷纷惊呼:爷青回!
因为那个在央视消失了22年喜剧大师陈佩斯,终于强势回归。他将作为首席金牌导师,亮相央视节目《金牌喜剧班》。
在这之前,陈佩斯几乎每年春晚都要被拉出来溜一遍,也许是知道观众实在是太爱他和朱时茂了,有一年的北京台春晚甚至连海报都做好。观众们满心期待,没想到最后又是一场空,
但这次不再是假消息,陈佩斯真的回来了。他首次登上春晚舞台是1984年,和朱时茂合作小品《吃面条》,也正是这一个小品,让他一炮而红。
自此以后,陈佩斯成了春晚的常客,曾11次登上央视春晚,而且每一部小品都堪称经典。但1998年的《王爷与邮差》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有人说,那是因为1999年的那场官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没有经过陈佩斯和朱时茂作为著作权人的许可,将两人在历届春晚上的表演刻成了VCD光盘出版发行。
陈佩斯和朱时茂一纸公文,就将盗版侵权的对方告上法庭。后来,他们胜诉了,获得了30多万的赔偿,但他们没有办法继续留在央视。
但也有人说,在那之前,陈佩斯已经早生去意。一直以来,他对于小品创作的建议得不到尊重,所以他早就想离开。
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陈佩斯的确离开了,而且离开后的一段时间里非常落魄,甚至连女儿200多块的学费都掏不出来。
有人曾经问他是否后悔自己的决定,但陈佩斯却回答“不”,只要是自己坚持的路,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绝不能被他人左右。
01
1954年,陈佩斯出生,他的父亲是著名演员和表演艺术家陈强。之所以取名佩斯,是因为他还有个叫布达的哥哥。哥哥出生时,父亲正在布达佩斯作《白毛女》的巡回演出。
陈佩斯从小就表现出了自己的演艺天赋,他很顽皮,但很机智,嘴皮子也很溜,总能语出惊人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然而父亲并不希望他接触演艺界,因为在70年代,陈强就被打为反派,经常被批斗,他不愿意孩子以后有可能吃到这样的苦。
而陈佩斯在15岁时就被下放到内蒙古建设兵团,在那里,他坚定了自己往演艺界发展的心。因为在内蒙的经历太苦了,他希望借考文工团的机会返程,而且加入文工团,每个月能发45斤粮食,能让全家人都有饱饭吃。
陈佩斯的演员之路并不顺利,因为外形一般,总是被拒绝。最后还是靠父亲的关系走了后门,成功进入八一厂,也是在那里,他认识了朱时茂。
陈佩斯长得“贼眉鼠眼”,被分配的角色都是流氓土匪这样的龙套,他开始质疑自己当不成演员,于是转为幕后。
他开始学习当导演,还写过一个剧本,但因为资历不够,最后不能成功开拍。
直到1975年,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机会。他在复演话剧《万水千山》里跑龙套,却颇有“心机”地给自己加了段戏。正是这点小心机,引起哄堂大笑,也让大家看到了他和他的喜剧天赋。
于是,父亲也建议他去演喜剧,喜剧演员不用长得多好看,能让人觉得好笑就行。而且中国老百姓太苦了,喜剧能为老百姓带来欢乐。
1979年,陈强带着儿子演了一出父子档《瞧这一家子》,这是76年以后,中国第一部荧幕喜剧,让陈佩斯一举成名。
1982年,陈佩斯收到朱时茂邀请,一起去参加一个商演活动。朱时茂打算将话剧团学员训练的小品,当作节目拿上舞台去表演。
一开始的效果很不错,但没过一会包袱就抖完了,下面的观众从笑声一片变得鸦雀无声。陈佩斯回忆到那次演出,还觉得特别丢人。
为了不再丢人,他们在后面的几次演出后都总结经验,对剧本修修改改,再演上十几场,他们的小品火了。
而这个小品,就是《吃面条》。
02
实在是太火了,连姜昆也找到了陈佩斯和朱时茂,希望他们能到春晚上表演这个节目。
不说那时,就是现在,能上春晚也是不少人的梦想。朱时茂和陈佩斯马上答应,并且把节目的录音带送到央视审核。
因为没有深层意义,审核人员一度不知道该不该放行,直到定节目单的最后关头,他们获批了。
在将《吃面条》搬上舞台前,陈佩斯和朱时茂也吃了不少苦。他们不是什么名演员,排的也不是大节目,连排练室也没有,只能去蹭别人的排练室用。
没有饭票、没有车钱,也是全靠“蹭”。陈佩斯一度想放弃,幸亏还有朱时茂,劝他继续坚持。
最终在1984年的除夕夜,两人的小品节目大获成功。那一夜,全国人民都记住了陈佩斯的名字,还有他那深入人心的“小人”形象。
接下来,他和朱时茂又陆陆续续地登上春晚,为全国观众留下了《卖羊肉串》、《警察与小偷》、《胡椒面》、《大变活人》、《王爷与邮差》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陈佩斯决定,把喜剧小品再上升一个高度,将它变为喜剧电影。
1986年,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八一厂提出,但却遭到了拒绝。陈佩斯萌生去意,但八一厂却用分房子来试图将他留下。
没想到陈佩斯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就是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离开八一厂自己去拍电影了。
可是那时,在中国拍喜剧电影并不是一件易事。陈佩斯写完了《父与子》的剧本,却发现没有地方可以拍。
因为当时每部电影,都需要挂靠一个电影制片厂才能拍摄送审和放映,就算自己出钱投资了,没有可以挂靠的制片厂也不行。
最后又是动用了父亲的关系,才成功求得中影公司收购。
《父与子》上映后,票房成绩喜人。陈佩斯一鼓作气,又拍了《父子老爷车》、《傻帽经理》、《二子开店》等喜剧电影。
80年代的中国,主旋律电影当道,而陈佩斯的喜剧电影为观众带来了新鲜的气息,获得了骄人的票房。
1991年,陈佩斯更投资创立了自己影视制作公司,投资拍摄更多的喜剧电影。
但由于资本的原因以及某些势力的操作,陈佩斯的电影不是被偷票房就是被撤下,他的电影公司很快就亏损,甚至破产。
而不久后,他又面临侵权官司事件,一夜之间,无论是央视还是电影院,或是普普通通的商业演出,再没有陈佩斯的身影。
03
不能继续演出的陈佩斯,躲到了自己几年前承包的一座荒山里。有媒体曾报道,他是躲在山里当起了种石榴的果农。
但不久后,陈佩斯亲自辟谣,那里种不了果树,自己只是去那里安静安静。
陈佩斯并不只是在那无事可做,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去阅读关于喜剧的著作和剧本,不断地打磨自己,该如何更好地做喜剧。
2001年,他宣布自己要做话剧,将喜剧带到话剧的舞台上。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自导自演的话剧《托儿》,重回观众视野。
不出意外地,这部话剧大获成功,首场上座率就高达95%。
本来,陈佩斯已做好亏损的打算,预备自己投资话剧的资金会一把输光,没想到,他竟创造了上千万的票房神话。
大受鼓舞的陈佩斯又接连创作了《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雷人晚餐》、《戏台》等话剧,均获得不菲的成绩。
陈佩斯成功地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自己对于喜剧理想的执着与追求,继续诠释他所观察领悟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创作出贴近观众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
据传2011年的时候央视也曾尝试与陈佩斯和解,邀请他再次登上春晚的舞台,但陈佩斯却一口回绝,“他们随随便便对我说No,现在是我对他们说No的时候了。”
拍《吃面条》时,陈佩斯和朱时茂多次被导演组要求修改剧本。
拍《狗娃与黑妞》时,陈佩斯建议小品用单机拍摄,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将小品以电影形式呈现,但导演却拒不采纳。
在《警察与小偷》彩排时,陈佩斯再次提出自己的拍摄想法,导演不仅拒绝,还删掉了前面一段十分重要的过场戏。
所以,陈佩斯当时已经早有离开的想法。他不断地打磨作品,遭到的却是无尽的干涉,甚至是打压。
但也正是他的努力和不懈,才有离开和拒绝的底气。
毕竟,不是陈佩斯需要央视,而是央视需要陈佩斯,观众需要陈佩斯,中国喜剧更需要陈佩斯。
如今陈佩斯回归央视,相信中国喜剧也必定能迎来一番新气象。陈佩斯多年来对喜剧的坚守,为后人披荆斩棘,也希望后人能把中国喜剧的道路越走越宽。
该文章投稿作者:梦见自己住在工棚里,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19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