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属于“”收缩性城市”吗?什么是收缩性城市?这种收缩性城市还能置业吗?
“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在中国,“收缩城市”的概念,所指的并非美国式的“郊区化”,而是更体现为赢家城市和输家城市的差异拉得更大,输家城市的数量也相对更多 。
近来出现的城市收缩现象进一步反应出中小城市的人才流失和经济发展的疲软,据悉,包括山西吕梁,甘肃玉门等在内的二十多个城市正面临收缩,人口流失、老龄化加剧、人均GDP下降等问题出现。
而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不断吸收更多人口流入,带来的是城市空间和公共设施的扩张,达到一定程度又会带来外溢效应,地铁线路延伸的更长,公共设施惠及更多的人,让周边城市获得一定人口红利,对于当地房地产市场来说也将注入活力。
城市收缩现象的出现让人口流入的大城市土地资源更加稀缺,让收缩型城市房价涨势低缓,如果一定要从中看出什么房地产信号,那就是应该提前瞅准周边城市,等待中心城市外溢效应带来的红利,这时候诸葛亮料事如神心态必不可少。
房地产 的根本支撑在于经济和人口,经济衰退,产业衰退,人口外流,那么原来的房地产价格自然难以维持。进而带来的是城市建设的缩水,城市收缩现象在所难免
拓展资料:
今晚和家人聊起汉中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本人Mephi记起2017年路宿老河口(县级市)时,一边感叹当地罕有年轻人务工,一边看西安加入抢人大战的新闻,就已经认定三线以下城市未来必然收缩,今又旧话重提,议论一番。
本人Mephi常年在一二三五线城市间奔波,这些年一直在关注相关城市的房价、人口、GDP排名与宜居度排名,综合看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线(含新一线)城市将保持优势,二线城市将互相竞争有起有落,而三线以下城市除非有大型港口或交通枢纽的特殊变化,否则基本都将出现停滞或收缩,成为收缩型城市。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收缩型城市。国际专业研究机构“收缩城市国际研究网络(Shrinking Ci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将城市收缩定义为: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面临人口流失超过2年,并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
在中国,虽然“收缩型城市”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相关研究中,“人口流失”都是最重要的指标。
2016年,清华大学城市规划学者龙瀛教授公开表示,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人口密度在下降,中国的672城市中(至县级市),目前有180个城市的人口在流失。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吴康认为以连续三年以上人口净流出为标准,在中国至少有84个城市已经变成了“收缩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在外流,并且面临着结构转型的困境,尤其是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这种现象还在不断蔓延。
概括来说,城市收缩的原因有以下四个:第一是资源枯竭,第二是产业变迁,第三是地域偏远,第四是大城市周边。城市收缩的直接表现就是劳动人口流失了。
2019年的陕西是人口净流出省,但省会西安却是人口净流入市,那么从陕西流出的人口来自于哪里?流入西安的人口又是来自于哪里?
这其中,就有汉中市,属于第三种的偏远城市:不靠近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本身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支撑,位置又不是交通枢纽或海港空港,运输成本高,本地的人口规模以及工商业又不能够形成内循环,在城镇化的时代浪潮中,人口最容易流出。所以汉中上榜收缩型城市名单,并不让人觉得稀奇,比如甘肃定西、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齐齐哈尔、广西河池等城市也是如此。这也是之前,本人Mephi和家人说汉中的房价应该是到头了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收缩型城市当中,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第一次提到了“收缩型城市”,并明确指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收缩型城市其收缩核心是当地的就业数量与质量不足以维持对当地年轻人的吸引力,从而造成青年适龄人口特别是知识青年的外流,进而造成当地的财税收入的减低或增速减缓,而为了压缩市政成本,保证城区的便携度和安全度,必然就要提高城市的紧凑度。所以其城市功能性的服务必然会向核心城区集中以便实现集约化。
以后的收缩型城市可能将变成养老型城市、集约型城市,中心城区与核心的新商业区会依靠体制人口和相关衍生人口维持,但城市边缘以及老城区将会相对荒芜化,成为留守城区或骨灰房区域,年轻人除了进体制内就是流出,而体制的规模将会对应城市的停滞收缩而停滞收缩,从而体制内的年轻人将益发难找对象,由此将造成孩子将越来越少,相应学校的规模以及数量减少,而教育水平相应也会下滑,因此这种退化并不只是硬件的,还会出现在教育医疗等软件方面。
这一点,其实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看看身边人,就很说明问题。
该文章投稿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