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宝上线了快 6 年的蚂蚁森林,已经是一个超 6 亿人参与的 ” 大项目 “。
通过小游戏和社交社区等方式,蚂蚁森林连接了阿里生态的各类服务,用户使用 40 多种低碳生活场景服务后均可积攒能量,最终用于多个环境保护项目中。
蚂蚁森林最为出圈的标签便是 ” 手机种树 “,但其实还有固碳产氧、水土保持、湿地保护、动物保护等多个方面。
当然,蚂蚁森林只是一个摆在用户面前的前端体验交互方式,这背后的诸多工作并不都是来源于蚂蚁集团,更多的是由无数基金会、公益机构以及产业相关工作人员来承接。
这其中不仅包括超 6 亿的参与用户,还包括科研机构、高校、城市、企业等在内的 1000 多个各类社会力量。
不过这都是明面上的数据结果,蚂蚁森林的运作过程又是怎样的?
例如用户在线上的能量积攒、选择保护项目等一顿操作,仅仅停留在了线上交互和数据层面,还是真的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作用?具体又是怎么转化为线下长期环保工作中的?
ZAKER 新闻通过一次实地探访,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求证。
看不见,但真实存在
海口五源河湿地公园是一个建立在城市里的湿地保护区。早在 2017 年,海口市就开始了五源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后获批正式成为 ” 国家湿地公园 “。
五源河拥有稀缺的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境,吸引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栗喉蜂虎每年定期迁徙至此,繁衍生活。
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位于海口两条城市道路间
2019 年,海口市成立 ” 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项目 “,打造了海南省首个国家部门与基金会、社会组织、志愿者共建共管的保护地。与此同时,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也开始在保护小区开展生境营造和鸟类监测工作。
” 湿地和动物保护工作,确实不像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一样有较为直观的结果呈现。” 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对 ZAKER 新闻表示,蚂蚁森林项目对栗喉蜂虎乃至整个湿地保护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卢刚介绍称,蚂蚁森林会将五源河湿地整体划分为无数单个平方米的网格,用户在线上可以通过能量兑换的方式来认领其中一个小格,无数用户兑换的能量将会通过蚂蚁森林的转化体系变为专项资金,再投入到具体的保护工作中。
保护小区中的栗喉蜂虎
这覆盖的是湿地保护的方方面面,例如设备、研究、人员团队资金等等。不仅是日常的保护运维工作,还包括持续进行的科研课题,技术设备等方面。
卢刚表示,栗喉蜂虎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提供合适的繁殖场所,以及充足的食物环境,用户在蚂蚁森林项目提供的专项能量,最终都会对这两大板块的工作带来帮助。
当然,这也不全是蚂蚁森林的功劳。ZAKER 新闻在现场看到,除蚂蚁森林外,还有老牛基金会、保尔森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共同参与。
公开信息显示,2020 年 9 月蚂蚁森林联合上述公益组织共同捐资支持五源河蜂虎保护小区项目,并在蚂蚁森林上线了 ” 五源河湿地公益保护地 “。
用户在蚂蚁森林中收到的五源河湿地保护证书
全国累计有 1300 万人通过低碳生活积攒的 ” 绿色能量 ” 申请守护保护地面积,参与到了保护 ” 中国最美小鸟 ” 的行动中。
2021 年 9 月,” 海口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 ” 案例,从全球 26 个国家的 258 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 生物多样性 100+ 全球典型案例 ” 名单。
据监测,五源河蜂虎保护小区里的蜂虎已经由 2018 年的 28 只稳步增加到 2021 年的 72 只。经巡护员初步统计,今年已有约 80 只蜂虎来到五源河,再度创下纪录。
” 蚂蚁森林扩大了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一个很给力的宣传渠道。” 卢刚也对 ZAKER 新闻坦言,同样的宣传文章,在保护区自营的公号上阅读量不到 1 万,但通过蚂蚁森林的渠道发布后,收获了超 480 万的阅读关注。
筑巢中的栗喉蜂虎,卢刚摄
同时在蚂蚁森林的带动下,栗喉蜂虎保护项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对于后续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有着很长远的正面意义。
支付宝的 ” 另类 ” 社交突围
湿地、动物保护之外,再来说说蚂蚁森林最为出圈的 ” 种树 “。
“4 月份,我看到了自己在手机上‘浇水’种下的樟子松。” 陈磊是一位来自宁夏的蚂蚁森林用户,他对 ZAKER 新闻表示,此前亲身去到了蚂蚁森林在宁夏沙坡头黄河边的保护林,见到了自己申请种下的小树。
实际上正如湿地、动物保护由当地相关机构来完成一样,植树造林的 ” 这棵树 “,也需要经历一个严谨且复杂的过程才能真正被种下。
用户在支付宝上积攒能量,做出申请种植等操作后,会转化为蚂蚁集团的捐赠资金。蚂蚁森林会在统计收集数据后制定申报种植(保护)计划,在相关国家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专家复核。
各地公益机构再开展种植养护工作,定期自查汇总计划进展,再通过蚂蚁森林进行线上的效果反馈、展示。
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公益机构聘请第三方验收,成活率留存率需符合国家标准;蚂蚁集团再聘请第四方验收,确保捐赠达到协议效果后,最终项目再正式挂牌。直到这一阶段,用户端才会显示 ” 已种植 “,用户也会获得相应的公益证书。
蚂蚁森林数据显示,目前一线机构和劳动者已在蚂蚁森林项目中种下了 3.26 亿颗树,覆盖内蒙古、甘肃等 11 个省份的 397 万亩土地。这其中也带动了种植、养护、巡护等多个岗位 238 万人次的就业。
其实在公益属性之外,蚂蚁森林也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支付宝的 ” 另类 ” 社交突围。从功能表现和意义来说,蚂蚁森林通过强化社交、娱乐属性,很好地串联起了阿里生态的各类业务场景,对支付宝的用户运营和使用率提升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例如用户通过日常的行走步数、线下支付、网购火车票、电影票、生活缴费、挂号、钉钉办公等服务,都能积攒绿色能量并最终投入到保护项目中。
这种 ” 免费 ” 做公益的体验,搭配 ” 养成系 ” 的游戏设计,被认为提升了用户打开支付宝和使用支付的频次。
当然也离不开社交属性的融入。蚂蚁森林有好友排行、互相偷能量等互动式玩法,成就证书也参考了集卡式收集游戏的玩法等等,给了用户更多目标感和竞争感。
另外还有基于家庭成员、情侣、好友等社交关系的合种功能,对支付宝拉新及用户活跃度和黏性有着一定的作用。另外还有高校、企业等单位团体性的竞争互动,也是如此。
这里也不得不提到蚂蚁森林曾经遭受过的质疑,例如是否利用蚂蚁森林项目来为公司整体碳中和指标注水,开展碳排放交易,实际有的防护林区并未开展种植计划等。
蚂蚁集团曾公开澄清称,蚂蚁森林从未参与过碳交易,每年投入蚂蚁森林数亿的费用属于纯公益捐赠,未来如果这些树木产生碳汇,将全部用于公益。如果蚂蚁森林里记录的个人碳减排量未来能交易,产生的所有收益将属于用户个人,不属于蚂蚁森林。
也曾有博主质疑位于内蒙阿拉善的 277 号林疑似未种植梭梭。随后蚂蚁森林官方拍摄当地视频回应称,不存在未种植的情况,由于阿拉善地区降水量较少,因此梭梭种植的密度会相对稀疏。
发出质疑的博主也在经过详细沟通与亲身考察后公开表示,此前的质疑观点和传闻信息都完全被推翻,蚂蚁森林经得起质疑,也确实探索出了生态、企业、用户、国家、当地居民多赢的模式。
同样的,回到上文最初提到的问题,经过实地探访和了解后同样可以确定,答案都是肯定的。
而对于支付宝本身的商业竞争而言,蚂蚁森林如若能长期坚持这样实打实的公益落地,口碑与流量双赢也就不能算是意外了。
该文章投稿作者:晴儿,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22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