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整体价值=有效用户总量*平均单体用户价值
一、用户价值重点关注
1.可监测可以被评估
2.可驱动可被影响
二、两类可依赖的提升用户价值的办法
1.小规模
偏集中式运营,更多靠人肉靠互动靠情感
一般用于验证+重点用户的运营
2.大规模
偏策略式运营,更多靠规则,靠机制,靠系统
一般用于大体量用户的运营
大规模运营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基本覆盖了小规模用户运营的场景,更高级
三、大规模用户运营的初级状态和高级状态
初级:关注表层,依靠人来完成
提升留存、用户促活、用户召回
高级:关注内核、体系搭建
用户运营的模型梳理+用户运营体系的搭建
四.用户运营三大指导思想

1.数据驱动
从数据种发现线索,找到问题,才能定向突破
2.精细化运营
用户规模足够大的时候,要运用精细化运营的指导思想对用户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运营,提升平均产出
3.自动化+极致化
要更多依赖于机制和规则进行自动化的运营,只有这样你才能驾驭机器,事半功倍
五.三类不同数据及其使用价值
1.业务数据
用于监测业务进展和健康度,如流量、用户数、活跃用户数,销售额。
Tips:只要有业务数据可以做一些粗放的用户,针对特定用户进行运营动作。如提升留存、活跃、召回。
2.用户基础数据
用于描绘用户画像或者给用户打标签,如年龄、地区、职业、爱好、学校。
3.用户行为数据
用于对用户成长路径、用户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和定性。如:用户使用特定功能或者买特定商品,观看特定内容的情况。
Tips:必须有比较完善的用户基础数据+行为数据,才能精细更复杂的运营体系梳理和单间,也才能进行大量用户运营策略的制定。
六.精细化运营精细用户细分的四个维度
精细化运营通常会对用户进行差异化细分
最常见的区分参照维度有人群、渠道、场景、流程四种。
要想依靠较少的人力来长期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一定要借助工具、规则和机制
七.大规模用户运营的三大子系统

1.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用户分层(分类)运营系统
3.用户行为激励系统
以上三大子系统均可独立应用,切均可对于一款产品的用户价值提升起到显著作用
八.活跃、留存指标对不同产品的意义
1.使用频次低用户会直接付费的产品
活跃留存不重要,重要的是转化和收入
2.使用频次搞用户不会直接付费
重点看活跃、留存
3.使用频次高、用户会直接付费
如果有高频流量型功能,必看活跃+留存,如果没有看消费频次和ARPU
九.可能会导致留存率低的原因
1.产品价值不足/不明确or服务能力不足
2.未能引导用户去体验产的核心服务或核心价值,如用户惊喜
3.用户不匹配
对于问题1设定服务便捷or快速探索稳定的产品价值点
问题3调整推广策略or产品机制。
十.围绕产品核心价值提升留存的3种核心思路
1.功能服务留存
找到能够实现用户留存的功能点,通过引导强化,补贴等方式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功能/服务
2.内容留存
发现+创造优质内容,病做好优质内容的推送+匹配
3.社交/互动留存
帮助用户缔结更多有效的关系或制造更多互动
十一.分析&提升用户留存的基本操作步骤
1.明确要重点看的指标颗粒度
2.找到可能影响留存的元素,进行对比分析
3.完成数据分析、找到线索,制定运营方案or策略,强化线索
Tips:可分别从时间、功能、内容、或互动行为差异等维护入手惊喜数据比对,进行分析
十二.如何提升活跃
留存已经解决了的前提下,解决活跃问题相对容易
1.放大活跃抓手
找到那些一定能帮助用户活跃的功能点,病加强引导。
场景活跃抓手:关系链、内容匹配、爆点功能/服务/话题等。
2.用户激励
针对我们希望发生的用户行为进行激励
3.周期性活动
定期举办活动刺激用户参加,以便于用户更好养成使用习惯
4.用户召回
把那些已经流失迪奥的用户召回站内,并应道到正确的用户路径上去
十三.用户召回和唤醒的基本逻辑
1.触达渠道
短信、邮件、APP push
2.触达物料
推送内容+推送规则
3.站内承接方式
立即可消费的商品&内容
特定功能&用户路径
特定福利or站内活动
十四.如何进行策略性的用户召回&唤醒?
逐渐思考以下问题、并试图策略化
1.用户是否存在初始加入的核心动机
2.产品内是否可以获取到用户社交关系链
3.产品内用户是否会有消费、领取福利等的动机存在
4.是否能够取到一些与用户有关的重要时间节点(如加入时间,生日)
5.用户的核心需求种是否存在几个重要,可对用户形成强烈刺激的标签信息?
6产品内是否出现了足以吸引大量用户围观讨论的内容
十五.用户分层运营
用户的细分是用户分层运营的前提,通过先有效细分用户,再定向执行策略来实现更高效的精细化运营。
十六.四类场景的分层方式及其应用
1.用户个性化特征&需求娶个分层
2.用户身份区隔分层
3.用户价值区隔分层
4.AARRR的模型分层
十七.在一个产品种实施用户分层的运营工作流程
1.梳理业务形态
2.结合资源、问题和现状,选择更适用用户的分层模型
3.结合数据爬取、完成用户层次的划分
4.制定分层运营策略
5.执行检验+迭代
十八.分层方案明确后如何制定运营策略
1.针对每类用户、明确我们希望七稳定发生的行为
2.针对每类用户,明确希望应道其完成的重点行为,或是引导其进行身份进阶的路径
3.通过模型来完成运营策略匹配(如红包、礼品、权益、等级)
十九.如何结构一个复杂产品的“用户运营体系”
1.梳理该产品的商业通路+面向商业通路的用户价值成长
2.对于该产品的主要功能进行梳理归类,完成产品主要功能与用户价值成长路径间的映射
3.完成梳理,明确团队分工+协作方式
二十.如何完成产品功能与用户价值成长路径间的映射
1.如果是单一功能产品,直接考虑该功能与用户价值成长路径的关系
2.如果是多功能产品,依次思考几个问题
a.不同产品功能是否对应的是用户价值成长路径种的不同环节
b.是否存在多个功能都对应着转换路径或者用户价值成长路径种的同一个环节
c.是否存在多个功能/产品线对应的是不同的独立营收中心
二十一.如何解构一个复杂产品的“运营体系”
1.如果一个小环节上承载了大量用户,可以一个独立团队来负责
2.一个独立的业务或者营收中心,应该考虑让一个独立团队负责
3.N个业务上都会出现的共性问题,可以单独拎出来一个中台来看。
二十二.如何根据不同的产品判断该使用那些方法
1.围绕产品主要功能已经开始出现差异化需求,呜啊满足所有用户
可以考虑做用户分层运营
2.产品的核心功能、流程等是否已经相对稳定有保障
可以考虑做用户激励
3.产品种是否存在多重角色,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影响
可以考虑用户分层运营
4.是否已经存在明确的单个高价值行为
围绕高价值用户行为进行激励
5.产品是否处于早期
早期采用较简单的生命周期管理,成熟期采用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
二十三.产品功能发生变化时的三种可能
若功能发生变化,有限考虑用户价值成长路径重构
1.产品商业业务逻辑+用户价值成长路径未改变
新功能是选择比旧功能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根据高效与否判断是否调整策略
2.产品商业业务逻辑未变,用户价值成长路径改变
新功能完全取代了就功能的意义————围绕新功能重构用户运营策略
3.产品商业逻辑+用户价值成长路径均发生改变
新功能服务与新的商业业务逻辑————根据新的商业业务逻辑+新的用户价值成长路径充足用户运营策略
二十四.成熟期复杂产品的用户运营体系重构
1.重新梳理产品商业通路&用户价值养成路径
2.参考用户价值分层方法,搭建权限的用户成长阶梯+运营模型
3.按照用户成长阶梯梳理出用户在不同的层级下的最优成长路径
4.在最优成长路径种区分需要引导的用户行为,完善对应激励策略
5.尝试把用户成长路径合并等级,系统构建用户成长体系
二十五.在成熟产品种构建用户成长体系的操作步骤
1.梳理汇总所有需要被激励的用户行为
2.赋予每一个行为权重或成长值
3.依照不同函数模型构建用户等级阶梯
4.为响应的用户等级匹配权益
5.上线运营,不断调整
该文章投稿作者:晴儿,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23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