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这个人是怎么“火”的。有的人是靠做出一些低俗夸张的极端行为来吸引眼球;有的人是靠抨击他人,与人为敌。这些不符合“仁”的行为迟早都会销声匿迹。孔子的状态是,不急功近利,也能做到谦逊、不树敌,追求中庸之道,“温、良、恭、俭、让”这也是让自己内心平和、给他人带来帮助的长久之道。
《论语学而篇》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段很有意思,很有场景感,子禽这个人特别逗,他是一个窥探者,就是他在《论语》当中每次出现,都是问那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问题,他老觉得孔子这个人可能没有我们看起来那么了不起,所以他总会问那些从实用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的问题。这次他问子贡:“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有人和他谈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夫子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的国君主动给他的呢?”你说子贡应该怎么回答呢?
如果子贡说,夫子从来不求人,这是真话吗,可能也不对吧,孔夫子如果从来不求人,你干嘛周游列国,你跑来跑去干嘛呢,所以不能直接说“夫子不求”。如果子贡说夫子就是求的,夫子到处找门路,那也不对,孔夫子不是这样的人。子贡是一个外交家,所以子贡的回答非常到位,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温,温和,不走极端。 很多人在生活当中出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发表极端言论,当年王朔就说过一句话:出名最简单,骂人就行,谁火骂谁,骂着骂着你就出名了。要那么多知名度干嘛呢,所以孔夫子不疾不徐,有事慢慢做。
✨良,善良,良善,他对别人都和蔼,他不会与人为敌。
✨恭,谦恭,谦逊。也不说大话,也不说我肯定搞得定,就象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问阵,卫灵公问打仗怎么打,孔子说不会,这事儿我从来不会,我只会研究祭祀那点儿事。这是恭,不会的就说不会。
✨俭,简朴,不奢华,不做作,不不铺张浪费,不浮夸;很多成功学的老师,每次上台之前,都是很多人在两边拉着手,护着上去,很是奇怪,都没人扑上来找你拍照,干嘛要这样呢。
✨让,谦让,得理饶人。孔夫子很少跟政敌发生特别大的矛盾,他的办法是我在这个地方待不下去了,有人说了难听的话或者有人觉得不行用不了你,孔夫子立刻就走,到下一个地方去。
孔子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生活节奏的人,他并不希求得到什么东西。有一句中国古代人的修身格言“君子居安以俟命,小人行险而侥幸”。孔夫子所做的就是,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是我做事的原则,至于我能得到什么,自有命,这是君子之为。湖南岳麓书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就是这个道理。
孔夫子的人生也并不比别人过的糟糕,孔夫子做成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然后在历史上留下了这么大的名,可能他得到的东西,比他想得到的多得多了,但是孔夫子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电影《让子弹飞》里,姜文跟葛优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葛优说“要么挣钱,跪着;要么站着,别挣钱。”姜文说:站着就不能挣钱吗?葛优说:站着挣不了钱,跪着能挣钱。孔夫子做的就是,站着也要把钱挣了,站着也要把事情办了,所以他告诉我们说,这个世界上你要做成一些事情,很不可能你要把尺度放大,拉开一点看,周游列国这样的事,反倒成了丰富的经历。
孔夫子不出让自己的原则,温良恭俭让也照样得之,所以子贡最后说,夫子之求之也,就是夫子这种求的方法,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个不是跟其它人的求法不一样吗,这就是子贡替孔子回答子禽的问题。
这段明白了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就是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我,随顺机缘,降低一些不可预料的风险,就是我们所能做的事,是每天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做“正向积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剩下有很多事是随顺机缘的,不重要,因为外在的物质多少是够,外在的名声多大算大,这都不好衡量。而温良恭俭让这样的行事原则,是你本身最具价值的部分,不要拿这个东西来出卖,换一些眼前的利益。君子爱财,君子爱名,都要取之有道。
孔夫子所说的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也印证了老子所说的方法,老子说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就是这个道理。就是如果你急吼吼的,什么事都要自己争,都要自己去做,象苏秦、张仪那样,跨六国相印,然后到处跟人说,最后你发现下场并不好,他其实自己内心也变得很焦虑,然后也会做很多动作变形的事,树立很的敌人,实际上孔夫子所做的事,是目光更长远的一件事,跟老子的原则也是一样的。
你觉得现在什么样的人会火呢?来跟我说说你的观点吧!~
该文章投稿作者:晴儿,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24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