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最近几年疫情、战争、金融危机、极端天气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粮食和多种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饲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水平。2023年初原料价格虽出现高位回落,饲料价格随之小幅回调,但养殖成本依旧处于高位水平。自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新冠的两波“发热”潮开始,畜禽产品消费出现严重下滑,出栏价格暴跌,仿土鸡和土鸡品种出现大范围滞销,养鸡户之间见面打招呼都离不开那一句最朴实的问候:“你家的大鸡卖完了没有?”。细心的养殖户突然发现,当下行情如此低迷,养猪、养三黄鸡的都出现了巨亏,而养蛋鸡和养鹅的不仅销路不愁,还有不错的利润,简直羡煞旁人。我们今天就为大家深度分析当下养鹅的优劣势:
一、养鹅优势
(一)市场消费的势头正盛,销路较好
当下各种风味的鹅肉产品在大江南北都开始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鹅肉产品,而鹅在家禽生产中的占比偏小,供需关系对养殖端更有优势。市场上数量占比最大的肉用型家禽依旧是以白羽肉食鸡、817、各种肉鸭、麻鸡品系和三黄鸡品系等为主。随着近几年市场对鹅肉需求的增加,虽然鹅的养殖规模和出栏总量也有较大增长,但依旧偶尔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当前商品鹅的出栏销售状况较好。当前多数地区的土公鸡、三黄鸡、麻鸡等正在经历压栏、滞销的辛酸,就这一点优势足以让众人投来羡慕的眼光。
(二)耐粗饲,更节粮
虽然鹅比日龄其他多数家禽的采食量都要更大,也是出了名的“大胃王”,但是它非常喜欢吃青草,并且对一些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也较为丰富的牧草(比如黑麦草、鲁梅克斯等)营养转化能力很强,非常耐粗饲。众所周知在当下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粮食和饲料使用占比大,成本偏高,鹅这耐粗饲、有节粮潜质的优势也是鸡鸭不能与之媲美的。
(三)出栏体重、抗病力、防疫成本等优势
有过养殖经验的朋友们都知道,在种源、饲料(包括精饲料和青饲料)、饮水质量较好的情况下,鹅的抗病力总体上都会显著优于多数鸡鸭品种。这些年一些养鹅的朋友最犯愁的就是鹅苗质量和精饲料品质等问题,一批好鹅苗能让养殖管理省很多心。两个多月的商品鹅比同生长阶段的鸡鸭出栏体重大出很多,通常出栏单价也贵不少;在同等生长周期的防疫程序比鸡群更简单;在鹅苗品质好的情况下,防疫、用药的成本甚至会比三黄鸡或麻鸡都更低。
(四)群体自卫优势
鹅群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和自卫能力,让整个养殖周期的意外损失会比其他多数家禽都要更低。就拿绝大多数养鸡户都经历过的案例来说,一批雏鸡从入栏点数、日常死淘都做好了记录,可是到了出栏的时候,数量总是核对不上。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在脱离管理人员视线的时候鸡群经常会遭受一些天敌(如黄鼠狼、野猫野狗、老鹰等)的攻击,造成很多意料之外的损失,鹅群的自卫能力不容小觑。
二、养鹅劣势
(一)规模化养殖对场地条件的要求较高
鹅喜水,也喜欢戏水,采食量大、排泄量大、活动量大、野性也大。需要有安全且充足的水源,最好是流动的水源,开阔的活动场地适合散养,能保障舍内或舍外日常戏水的条件。遵循生长规律,满足其生长习性的要求,才能尽可能的降低发病率和死淘率,提高鹅群的出栏品质和品相。水源不好或水质太差不适合养鹅;场地太小也不太适合养鹅。
(二)鹅苗较贵,总成本较高
如今的一只鹅苗的价值相当于一只两斤多的三黄鸡,并且当前还处于上涨趋势,养殖户都说小鹅苗是鹅“宝贝”,有点小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就日常管理的工作量而言,养鹅除了投喂饲料或粮食以外,还需要投喂青饲料和放牧,每只鹅的饲料、水电、人工等综合成本更高。因此,一旦鹅苗品质出问题或养殖管理疏忽大意相比同等数量鸡鸭的养殖风险更大。
(三)规模化养鹅需要种植牧草,占用更多的土地资源
从环境方面的考虑,需要净化土壤;从生活习性方面的考虑,需要避暑遮阳;从生长习性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考虑,需要种牧草(比如黑麦草、鲁梅克斯、苜蓿等)和根茎类作物(比如胡萝卜、红薯等)。鹅群对环境的破坏性比养鸡更大,从循环发展的角度考虑,种养结合的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保护养殖基地内外环境,也能提高了产品品质。
(四)当前种源性疾病的净化不太理想
虽然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已经形成了鹅的产业经济,比如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都有不小的养殖量,其他很多地区养殖量也有增长,但由于对场地布局和环境的要求较高,规范化、规模化的种鹅场就相对偏少,多以私营的中小型种鹅场为主。孵化场的种蛋渠道也很不稳定,导致种源质量参差不齐。在利益驱使下,鹅业的种源性疾病净化并不严苛,导致养鹅的难度和风险也越来越大。这两年在你当地的鹅苗情况是怎样的呢?
温馨提示: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养殖业风口与其他行业也一样风云变幻,虽然当前消费端需求相对旺盛,但养殖端的供给也在显著上升。鹅苗、饲料等成本处于相对的高位水平,一旦商品鹅的行情陡然下行,亏损也会较大,投资养鹅须谨慎,不可盲目跟风。
该文章投稿作者:白回眸一笑,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24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