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骨灰埋在下面就可以了,这样可能是一次性的交费就行了,不用,以后再交费了!当代诗人臧克家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时,写了这样一首诗:“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文化、生活、历史赋予了生命更多的含义,死亡在某些人眼中,并不算是生命的终结,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名人一样,生命可能已经结束,但是他们对于社会的影响还在,人们还记着他们。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传承和延续,所以,人们对于死亡之后的事情有了要求,丧葬上的事宜,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并且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同,这相应的规格和要求就有些不一样,这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不就是明显的差距吗?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安葬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前讲究入土为安,而现在为了土地资源利用的更加高效,让更加环保,火葬逐渐成为主流。
这种新老概念的交替,必然会产生冲突,现在关于这个问题还在讨论中,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对于土葬还是火葬并没有那么看重,就比如咱们今天要说的树葬。
土葬、火葬咱们都挺熟悉的,甚至把骨灰扬到大海的海葬咱们也听说不少,但是这个树葬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呢?
这并非是现代才出现的葬礼方式,其实在古代就有很多地区采取这样的丧葬,不过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周书·异域上》谓莫奚人葬俗是“死者则以苇薄裹尸,悬之树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当地的居住的环境有关,树葬是树居的表现,将逝去的人置于深山树林,放在专门准备的架子上。
而现在的情况不允许大家这么做并且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这样做,毕竟我们有更好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现代树葬是什么样子的呢?
现代的树葬比较简单,以树为碑,把骨灰洒在树周边,做个明显的标识就可以了,简单、方便、环保面面俱到。
梁从诫老师
梁从诫先生就是比较早使用新时代树葬的人,作为梁启超的后辈,按道理来讲这讲究应该多一些,是什么让他选择了这种方式呢?
梁从诫的父辈在建筑领域有相当高的成就,本来他也会从事这一个领域,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加上个人追求问题,他最终放弃了建筑领域,选择清华大学的历史系。家族的底蕴加上个人的努力,梁从诫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最后他选择留在母校担任老师,开始在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
从学校出来后,梁从诫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衍生出了很多环保问题,梁从诫对此事深有体会,所以他想为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他开始投身环保事业中,并且为了能更好了解各个地区的问题,他甚至放弃了历史专业的研究。
认识到问题,就要积极的去解决这些问题,梁从诫提出了相当多的环境改善方案,并且组织了国内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后来还代表中国的环保组织与美国高层进行座谈会等等,还被提名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在环保事业上,他一直在努力。
2010年,梁从诫老师在北京辞世,享年78岁。梁老师生前说过自己的葬礼要简单办理,将自己的骨灰与大自然融合到一起,葬于树下,从环保开始,那就从环保结束吧。
最后梁从诫老师的家属将他的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撒在了清华的树林,另一份则撒到故乡,最后一份埋藏在一棵松柏下面。
正是因为有了梁老师的以身作则,让更多的人选择了这种方式。
【结语】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回馈自然,梁老师做到了,而对于我们来讲,这个树葬对于我们来讲也有切实的好处。
现在丧葬方式,其实挺费钱的,这墓穴的价格每年都在上涨,小地方还好说,大城市的价格,那可是相当的离谱,这种方式省钱,省力,对社会还有贡献,不光国内现在鼓励这种方式,国外很早就注意到丧葬等问题,比如日本那种岛国。
不过这种形式还是小众,火葬大家都还没有接受,这种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不管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对于逝者的感情都不会改变,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达成统一,不忘敬畏,不离自然。
该文章投稿作者:白回眸一笑,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24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