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楼上的赵阿姨参加了儿子开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原本在工作上客客气气的她在学校却跟孩子的班主任闹了个大红脸。话要从孩子的暑假假期作业说起,放假的头一天各任课老师都在班里布置了假期作业,赵阿姨想着有六十天的假期呢,虽说儿子比较调皮,不爱学,但作业怎么说也能做的完,可谁知假期还没过完呢,V群里通知儿子的班里换了一位数学老师,新数学老师在原来老师布置作业的前提下又布置了新的作业。赵阿姨觉得作业量太大,在没跟老师沟通的情况下就没让儿子做,这不,在家长会上老师一开口就指名道姓说赵阿姨儿子作业完成量是全班最少的。这让赵阿姨受不了了,她觉得当着全班同学家长这样说,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让孩子和家长在所有人面前丢了脸面,然后,班主任、数学老师和家长就在班里争论起来了。

虽然说很能理解赵阿姨的初衷,但是在问题处理的方式上确实有不妥。她从头到尾都带着一股怒气在和老师争论,没有心平气和的想要去解决问题,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孩子。
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当中,几乎所有家长都知道老师批评孩子,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更健康地成长。但是面对老师批评孩子的情况,有这样几类家长,老师却不太喜欢。
一、过度保护型

过度保护型
如今这个年代,生养孩子的成本高了,孩子少了。每个孩子都成了家长的心肝宝贝,也成了社会的稀缺资源。于是乎,过度保护,就成了一种常态。
我们上学的时候不乏听说孩子在学校磕着碰着了,爱子心切的家长不是找学校和老师沟通解决问题,而是兴师动众的到学校闹事,要给孩子个说法。很多老师对这种家长嗤之以鼻,认为家长动不动就兴师问罪实在有伤学校面子,而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老师就对这类孩子和家长敬而远之,不再重视孩子的教育。
当然,家长不是不可以给老师和学校提意见,老师也不是听不进去意见。只是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二、甩手掌柜型

甩手掌柜型
有些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后,自己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常给老师说:“孩子我交给您了,你就该说说,该骂骂,别手软。”但是这句话老师却往往不爱听。这句话看似是客套,但是话语中更有点推卸责任的意思。这类家长完全没有意识到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关心学生不等同于“母爱”,希望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是对教育的误解。
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最大就是家长!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三、两面派型

两面派型
有些家长非常圆滑,当着老师的面夸老师教得又好,又怎么怎么样,转过身就跟朋友说老师的不是,甚至有些家长竟然当着孩子的面也毫不避讳。对于老师来说,都是希望跟家长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老师和家长交流,最重要的还是“真诚”两个字。
四、简单粗暴型

简单粗暴型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在孩子受到老师批评后会暴跳如雷,对孩子非打即骂。特别是熊孩子,常常在学校胡作非为,这种老师管不了的时候,会叫家长来谈谈孩子皮的问题。但是有些家长忙里抽空,过来还没听老师说话,就直接大嘴巴子抽过去,可见在家里也是如此。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也会用这种方式去对待别人,欺弱怕强。
五、不闻不问型

有的家长从不与老师L系,这可能就会导致老师也无法与家长L系上。好似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交给了学校,就全是老师的责任。往往老师要为这样的孩子的安全提心吊胆。
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家长在和老师交往的过程中只需要本色出演就好,没必要那么做作,多一份真诚才能得到老师的信任,从而为孩子加分,大家认为怎样和老师交往更合适呢?
该文章投稿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27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