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网络流行词,778是吃吃吧的谐音,来源于抖音上很火的一位博主,她每次拍本人吃东西的视频都会说:“搞点夜点心吃吃吧” 而后语气说的很搞笑听起来就像搞点夜点心778,或者是肚子饿了吃吃吧,这是一个梗,于是778便火起来,意为“吃吃吧”,就是吃东西的意思
首次接触这种风格的词儿是在大约一年多以前,朋友圈里有人在评论他人留言的时候,留下了这么几个字母“NSDD”。被评人是小我们几岁的男士,我就想当然地当“你是弟弟”。从前后语境来说也行得通,用“你是弟弟”来表示对他意见的不认同,没想到后来人家说NSDD代表的意思是“你说得对”。
再过些日子碰到的词汇倒不是英文缩写,而是:“绝绝子”,长这么大翻遍哪怕是康熙字典都没见过有这种说法。其实我自己根据人家留言的环境,基本上也能猜测出这个词的大致含义,肯定就是比“绝”更上一级的绝呗。一问度娘,果然是“太绝了,绝上加绝”的意思。
NSDD这种词儿可能出于网络时代键盘输入的便捷,沟通的双方也都能理解。但是类似“绝绝子”这种词儿,我猜测它的起源可能没有经过什么深思熟虑,大概是某人随手输入时的拼音联想,但这联想让对方觉得好玩,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流行开来了。否则从读音来说并不朗朗上口,甚至有些拧巴,用它替代“太绝”也没有什么字长上的节省,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没有什么进步,所以除了“无厘头”之外我觉得不怎么好解释它的流行。
百度的时候顺带着学习了其他几个新词:小拳拳、跺脚脚(这可以认为是撒娇的私密用语的无尺度泛滥吗?)、778(吃吃吧)、YYDS(永远的神)、U1S1(有一说一)、Tony带水……真正反映了网络时代的各种神融合。
我在朋友圈说这个事的时候,我一朋友说“我还当YYDS是意淫大叔呢?”我知道他说这个话是开玩笑,但是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从“永远的神”到“YYDS”实在是省略的有些过了,毕竟以此为首字母的词数不胜数,有歧义也就很正常了。而语言如果不能准确地表达它的本意,这种语言无疑是失败的。当然,人家小圈子里谁都明白,你不明白是你的事儿,那么这种字眼儿也就只能在小圈子里使用。
不过我忽然想起我小时候做的一件事也许跟这个有类似的地方?不爽哪个小朋友,却又不愿意跟他打架多耗成本的话,我就会用只有我自己听得懂的话来骂他。例如撇着嘴让自己完全走调,你骂一句“去你的”,对方还可能听成是“茄泥麻瓜”乐个不停呢,你也因为骂了人家出了气而心里暗自得意。就跟我们初中同学回家用英语骂他爹是一个道理,自己出了气,他爹云里雾里,两厢都不会因此再节外生枝。
不管怎样,有人出语不按套路自有它的理由,或者为了简便、或者因为好玩,能因此流行起来却就很有意思了,也许只不过是厌烦了平淡文字的新新人类好奇间的不经意罢了。在我五六岁时,老家有个堂弟,特别爱吃我家的豆包,一听我说吃豆包就兴高采烈地跑过来,于是我后来干脆不再喊他名字,喊一声“豆包”他就兴冲冲地出现在面前。村里人觉得有趣,于是也跟着喊豆包,慢慢地那几年里“豆包”就代替了他的名字。是不是跟这个差不多?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大家觉得与众不同,喜欢这个的新鲜,于是就流行开来了。
这个东西没有对错,老一辈的责怪其狗屁不通、无厘头的时候,其实大多也是因为自己不明白罢了,有种被蒙在鼓里的无助感。想必和当年白话文运动一样,老夫子们也是为之吹胡子瞪眼过的。
用我同学的一句话作为结束吧:“小时候上学你拿古文难为我们,老了老了网络语言就成为了你的拦路虎”。
嗯,就算时过境迁吧。
该文章投稿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27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