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毛是台湾年轻人的惯用语,读音为guī máo,原意是乌龟身上生毛,在台湾地区,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吹毛求疵、过度注重细节、过于讲究,近似于“事儿”“事儿妈”,或指人做事畏缩、不干脆,出尔反尔、拖拖拉拉。后因娱乐节目的传播效应流传至内地。台湾发音:gu meng(第二声),大部分要用闽南语发音才够味道!!( gu mo )
台湾人说的“龟毛”原来是苏轼的得意之作
在南宋胡仔编纂的《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了苏轼与马正卿结交的一个细节。
当时,马正卿担任国子监太学正,这不是一个体制内的官职,只是从所有考生中挑选出来的负责管理考生日常事务的志愿者,直到十年后的神宗熙宁年间,这个工作才转入官阶序列。
这也就可以理解,苏轼是备考的考生,马正卿是“学生会干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很多见面的机会。
在苏轼的印象中,马正卿的生活很清苦,但为人很有气节,大概因为性格过于耿直,学生们不喜欢他,老师们也烦他。
有一天,苏轼路过马正卿的书房,聊到兴起处,挥毫白壁间,写了一篇杜甫的《秋雨叹》,年轻的苏轼写罢就走了,写者无意,观者有心,马正卿站在长诗之下,却开始反思自己二十几年的人生。
秋雨叹 其一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将诗意与现实处境相关联后,马正卿顿觉索然,不久便辞去太学正的差事,此生再未求取功名。
(东坡云:“杞人马正卿作太学正,清苦有气节,学生既不喜,博士亦忌之。余偶至其斋中,书杜子美《秋雨叹》一篇壁上,初无意也,而正卿即日辞归,不复出。至今白首穷饿,守节如故。正卿字梦得。”)
嘉祐六年末,苏轼被派往凤翔为官,马正卿毅然追随同往。
苏轼在《东坡八首》的最后一段写“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按表面意思,马正卿应该是从嘉祐六年起一直追随苏轼,直到苏轼被贬黄州。
可是比较令人不解的是,自从去了凤翔之后,苏轼流传至今的所有书信诗词中,马正卿(梦得)这个人竟然消失了。
这一消失就是二十年,苏轼再在诗中提到马正卿,已经来到了元丰四年(1081),苏轼开垦东坡时所作的《东坡八首》了。欢迎关注V公众号:无犀之谈
这组诗的前七首,风格无论严肃或轻松,伤感或乐观,诗人的创作态度至少都算认真,稍后我会专门讲。
唯独最后写给“二十年老友”老马的这首,风格就特别的……不正经。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
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马生追随我二十年,天天盼着我能发达,好分钱去买田地——这应该是苏轼在说好友讲笑,是为了衬托后面几句。
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谁料我连累了他,现在还要借这么一块荒地来耕种。
老马啊,我拿你好有一比,你说你一天到晚在龟壳上刮毛,啥时候才能织成一条毡子?
这样开玩笑,倒真是苏轼的风格,他对“刮龟成毡”的比喻也非常得意,后来给好友王巩写信时特意摘录寄去,并附言,这句诗太好笑了,值得万里传书。
原来,以前看台湾电视剧里年轻人常说的“龟毛”,出处在苏轼这儿呢。这个流行语的原意其实就是乌龟身上生毛,在中国台湾地区,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吹毛求疵、过度注重细节、过于讲究。
(此句可以发万里一笑也。故以填此空纸。)
在给王巩的信中,苏轼只提了这句诗好笑,却只字不提这句诗指的是谁,这就更让后人看不懂了。
最后,苏轼还在开玩笑——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老马你真是实诚啊,现在还在夸我有才华。大家都在笑话你,你却一点儿也不后悔,仍然坚信这样对我好,我会给你一千倍的回报。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点或事件为节,每月讲述苏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我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苏轼这样一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已不枉余生每日之“苏写时间”。
是为日跋
该文章投稿作者:白回眸一笑,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5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