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禁止研究易经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系这一词在近年来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在如今高压的社会下,科技日新月异,人们所负载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科技便捷,工作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导致人们的工作压力降低,反而还因此越来越重。

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精力急剧消耗,也导致了人们对于某些事情不会在刻意在意,云淡风轻起来。

虽说大多数人认为佛系这一词多多少少都包含着对生活消极的态度,但这由何尝不是一种觉悟呢?南怀瑾老先生就曾告诫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

南怀瑾:年轻人就不要研究易经与佛学

南怀瑾的告诫

南怀瑾先生是浙江温州人,他被誉为中国当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国文化的国学大师,1949年随迁至台湾,担任台湾Z治大学教授。

他的著作多数以口述为主,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他的著作甚至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各地。

他曾在《禅海蠡测》一书中写到:“为保护民族文化而战”。他经常教诲学生说国家之亡,不在地域,而在文化,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出现断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消亡了。南怀瑾在赴美避祸期间,在弗吉尼亚创立了“东西文化学院”。

南怀瑾:年轻人就不要研究易经与佛学

中华民族的文化为什么在历史上会有影响,会有力量,不是应为武力扩张,而是应为中华文化有着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南怀瑾老先生,为什么又会告诫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呢?这难道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吗?

南怀瑾:年轻人就不要研究易经与佛学

佛与易的深奥

自汉唐以来,佛学不断传入我国,经过几百年来的先人的努力,佛学文化才真真正正的融入进了中国文化中,于中国文化相结合,成为了一个新的佛学文化。

而在这期间所受到的争议就非常之多,古代佛学鼎盛时期非隋唐莫属了,佛教在南北朝时期,洛阳城中寺庙高达1367所,僧尼过万人。

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低迷时期更出现过灭佛事件,而且还不止一次,著名的就有着三武灭佛事件。

北魏太武帝为了皇权集中,为了巩固在中原的地位开始了废佛行动,下令诛戮长安沙门,焚毁一切经像。北周武帝为了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扩充了军队下令“禁佛、道二教,经书、佛像尽毁,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为民。”最终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

南怀瑾:年轻人就不要研究易经与佛学

唐武宗为了以裕国家财政,下令拆寺院四千六百余所,被迫还俗僧尼亦多达二十六万多人。期间唐宪宗迎佛骨,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还因上奏《谏迎佛骨》于唐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还险些丧命。

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在在被贬学佛时与友人来往书信对学佛者有这一理解。学佛之人往往没有达到自己所期许的境界,却先得到了与之所相似的东西,不是没有害处的。

南怀瑾老先生也说过:“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只能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佛学的学问。”苏东坡也说对于佛经,我过去也经常阅读,然而头脑昏昧,心智闭塞,不能够领悟其中的精妙之处。连苏东坡都不能说能研究懂佛学,当我们普通人钻研下去,是否能有成效呢?

南怀瑾:年轻人就不要研究易经与佛学

如果说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我相信一定非《易经》莫属了。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现在大多数新生儿起名字是总会去找人算上一卦,取个名,愿一生平安顺遂。

天干地支,乾坤兑离,这些卦象的存在,便都是起源于《易经》了。伏羲的先天八卦,周文王的后天八卦,加上孔子编写《易传》,三大传奇人物对《易经》的研究,使得《易经》的地位得到了质的飞跃。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事。”公元前11世纪 周文王被囚羑里,演《易》八卦为六十四卦(《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今现存《周易》。

《史记·孔子世家》里说:“读《易》,韦编三绝。”以前还没有纸的时候,字都是写在竹简上,一部成书,往往用到许多的竹简,而把散乱的竹简L系起来,就需要用到牛皮绳,在那是候也称作“韦”把这些编连在一起才能阅读。

而孔子那时候读易经,就这样翻来覆去地读,把牛皮绳,也就是“韦”磨断了许多次,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韦编三绝”了。

南怀瑾:年轻人就不要研究易经与佛学

汉末时期,由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天人感应理念,神化了王权,把儒学弄得像是江湖术士之流一般,后来王弼决心改造儒学,注解《周易》,由此王弼《周易注》著称于世,为儒家弄了一个根基。但为了完善儒家就要研究《周易》,为了研究《周易》就要先研究《老子》。

王弼是否把《周易》研究透彻了我们不太清楚,王弼把《老子》研究的却是挺明白,王弼《老子注》成为儒学经典,于是,天才王弼也把世人搞晕了,被后人称为“玄学”大师,“易老庄”被称为“三玄。”

南怀瑾:年轻人就不要研究易经与佛学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现今,物质建设的飞速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已经跟不上这个社会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了。而曾经浅显的哲学,也满足不了现今人们的精神需求了。

而佛学的深奥,光佛教经典就高达几十万卷,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读完。

虽然《庄子·内篇》里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但老子《道德经》也有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必先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知道应该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

南怀瑾:年轻人就不要研究易经与佛学

古人很久以前就告诉我们,做事要清楚的估量自己的力量后再去行动,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就要撤退,不然纸上谈兵的后果,只能是一败涂地。量力而行,适时撤退,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智慧。

年轻人所经历的,所体会的,所拥有的经验往往不多,轻易去钻研易经与佛学这两项学问,一不小心,便容易沉溺进去,一不小心便容易陷入错误的方向而迷失自我。

这往往是我们的三观还不牢固,对于某些文化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

年轻人钻研佛学与易经,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时候的我们,往往是达不到期许的境界,得到的是那所相似的东西。这对我们来说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了。

南怀瑾:年轻人就不要研究易经与佛学

小结:

当事情无果,人们总会不懈的去坚持,这一做法固然值得赞扬,可是学会适当的放弃,也是一种勇气,一种为了更进一步的放弃。

当我们在决定学习某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对自己有充分的预判,不能高估了自己,量力而行。若是偏要勉强,只能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南怀瑾先生说过:“生命的死亡,是从足底下开始的。”

当我们普通人在豆蔻之纪年华去专研佛学与易经,当我们连自己的心都还能认清,我们是否还能把学问钻研透彻。

所以说,南怀瑾先生告诫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还是很有道理的。在经历希望每个人都能认清自己,在适当的年龄做对的事,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负此生。

该文章投稿作者:白回眸一笑,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69081.html

(0)
白回眸一笑的头像白回眸一笑
上一篇 17/04/2022 19:30
下一篇 17/04/2022 19:51

网友常看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