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在《馋》里写道“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而蜜蜜恰恰就处在这个期间。
在北方寒风肆意乱舞起来的时候,想念走在南方暖洋洋的冬天里,在街头买一张刚出炉的梅干菜肉饼,面饼的脆、梅干菜的咸甜、肉的香气,和着炉火的温度、南方冬天温和的风,一口咬下去,就成了今天最想得不可得的味道。然后,在满目绿意的街上,一路走,一路吃,咀嚼的都是惬意。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姑娘,如果说对江南水乡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不是江南妹子们说的听不懂的吴侬软语,不是冬天还盛开着的茶花,不是粉墙黛瓦,不是园林,不是乌篷船,而是这一口梅干菜的味道。
馋梅干菜饼,就像在南方时候馋一个北方的煎饼果子一般。地方品牌餐馆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起了连锁店,故宫旁的全聚德、秦淮河畔的南京大排档、西湖边的外婆家……很多知名美食不用特意跑到当地去排队品尝,但唯独这掺着一方泥土百姓味的街头小吃,只会出现在属于它的大街小巷。
梅干菜是什么菜?
生来初次被梅干菜的味道惊艳到,一直猜想梅干菜到底是什么菜?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哪是和韭菜、芹菜、菠菜一样的东西。
梅干菜是一道浙江慈溪、余姚、绍兴地区常见的名菜,多是由芥菜、油菜、白菜、雪里蕻等晒干腌制而成的干菜,其中,以芥菜干最为常见。
惊蛰一过,芥菜抽了苔,人们掐着时间摘下菜心,晾挂待叶子变软时,切碎、撒盐,用手揉搓至渗出汁液,再装入陶瓮。软榻的菜码上一层便撒一层盐,装满后再用芥菜叶或竹笋壳把瓮口封严。
日升日落,陶瓮里的干菜一天天改变着自己的形态与味道,过个半月二十天,再将他们取出晒干、浸透春日阳光的气息,便是色泽深浓,咸酸味甘的梅干菜了。
清朝时期,梅干菜已位列绍兴的“八大贡品”之首,制作极为讲究。贡菜由绍兴知府和山阴县监制,每年不过千把斤,菜坛上加盖黄封,专人运往京城。据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来绍兴时都要品尝用贡菜做的菜肴。
如今,不仅绍兴农民几乎家家自制,户户常备,通年不断,宁波地区的慈溪则是制作商品梅干菜为主。商品梅干菜年产在250吨以上,远销国内外。
成品后的梅干菜,或蒸、或炒、或被绞成香浓的馅,制成了一道道的美味。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绍兴梅干菜扣肉、缙云烧饼、金华酥饼。
-
绍兴梅干菜扣肉
选用上等鲜美的芥菜干,切成寸条状,将肉洗净,切成块(最好为带皮五花肉)。拌以母子酱油、味精,待肉吸收酱油后,按1层菜,1层肉铺好,放在蒸笼里蒸l小时左右,肉已酥软,带有干菜清香,吃起来酥而不腻,干菜油光光,鲜而不咸,“过饭”极好。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来杭州,在杭州楼外楼的宴会上就有一道总理的家乡菜“梅干菜焖肉“,尼克松吃后连声称OK,随后也成为了提及梅干菜扣肉必提的典故。
-
缙云烧饼
如果说,梅干菜烧肉代表的是绍兴的梅干菜情结,在距离绍兴近200公里外的缙云,梅干菜则摇身一变,不仅仅是成为缙云烧饼的重要配菜,更成为了缙云人精神的象征。
在缙云,梅干菜不再当主角,甘愿成为烧饼调味。它与肥嫩的猪肉相拌,经过大火的烘焙,让猪肉的油汁渗透进身体中,激发出自身的另一道滋味。咬一口,仿佛便能看到缙云的青山绿水。
-
金华酥饼
关于金华酥饼的说法中,其首创者竟是“混世魔王”程咬金。程咬金早年以卖烧饼为生,
为了防止烧饼变坏,他将烧饼统统放在炉边上,第二天,烧饼里的肉油都给烤出来了,饼皮更加油润酥脆,全成了酥饼。
所以在金华的梅干菜,隐藏于金华酥饼的香脆下,闻名遐迩。
除此之外,宁波的梅干菜烧带鱼、温州的梅干菜肉丸、嘉兴的梅干菜粽子,虽然不及上面提及的有名,但也都是当地人最爱吃法。
“人之犯馋,是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像是有馋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瓷情享受,浑身通泰。”梁实秋着实将“馋”描述的淋漓尽致。
“馋虫骚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就是蜜蜜现在的感受,如果你在青岛看见了这地道的梅干菜肉饼,请知会蜜蜜一声可好?只求“得遂所愿,浑身通泰”。
该文章投稿作者:满路 香,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8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