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扑克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娱乐活动了,茶余饭后亲朋好友总愿意围坐一圈打打扑克唠唠家常,魔术、赌博也都离不开扑克牌,54张牌世界各地玩出来的花样可不止成百上千种。扑克牌上的小丑、国王、王后、杰克花花绿绿,一股欧陆之风扑面而来。扑克牌似乎是一种欧洲人发明的游戏。没错!当今的扑克牌确实是欧洲人改造的,但它真正的故乡是中国,是我们“出口转内销”的产品!
中国的纸牌鼻祖
扑克牌的鼻祖据推测是出现在9世纪唐代的一种骰子游戏——“叶子戏”。唐人苏鄂在《同昌公主传》中详细描述过唐懿宗女儿同昌公主与人玩“叶子戏”;唐代已出现有关“叶子戏”的专著《叶子格戏》,可见作为游戏“叶子戏”已相当成熟。最早的“叶子戏”玩法今天已经不可考,但它可能是扑克牌和麻将的共同始祖。至于有传说“叶子戏”是汉代韩信为缓解将士们思乡之愁而发明的,并无史料记载也只是传说而已。
到了宋代“叶子戏”不仅在社会上广为流行,甚至传入宫廷之中,有记载宋太祖命宫人学习叶子戏进行娱乐。宋代的纸币开始时亦具有“纸牌”的功能进行赌博娱乐,后来因为纸币使用比较危险且不方便,于是有了游戏用的“假钱”,也就是游戏币了。中国最早成形的纸牌游戏是明代的“马吊牌”,马吊牌40张为一副,共分成四门:“十字门”11张、“万字门”9张、“索字门”9张、“文钱门”11张,前三门数大为大,后一门数小为大,前两门绘有水浒人物,后两门则绘制其他的象形图形。
明代马吊牌
欧亚大陆游荡的纸牌
在元代中国的纸牌开始向外传播,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和蒙古人的征服,13世纪纸牌来到了波斯和印度。在波斯出现了叫作“Ganjifa”的纸牌,这种纸牌16世纪传入印度,印度人进行改造除了牌的花色由原本的8门改造成10门、12门甚至32门外,他们还把方形牌改造成了圆形。
印度的圆形牌
早在12、13世纪阿拉伯世界的埃及就出现了纸牌,叫作马穆鲁克纸牌,它开始有了现代扑克的雏形。马穆鲁克纸牌由52张牌四门花色组成,分别是马球杆、剑、硬币和杯子;每门有10张数字牌和3张宫庭牌,宫庭牌是国王(malik)、总督(nā’ib malik)和次长(thānī nā’ib),这与今天扑克中数字牌和JQK组成的宫廷牌已经有几分相似了。
埃及的马穆鲁克纸牌
14世纪纸牌来到了欧洲,最早出现在南欧的纸牌依然是埃及的马穆鲁克纸牌。欧洲人很快对它进行了改造,马球不是当时欧洲人熟悉的运动,所以马球杆变成了粗棒子。1371年的加泰罗尼亚、1377年的瑞士、1380年的弗洛伦萨和巴黎都有玩纸牌的记录。
欧洲最早的纸牌由全手工制作价格非常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玩得起。纸牌的普及与印刷术的出现解不开关系。15世纪欧洲出现木刻印刷技术,后来由装饰织物所用的木刻技术转变为纸张印刷技术。约1418-1450年间乌尔姆、纽伦堡和奥格斯堡的职业纸牌制作者们发明了印制板,并开始运用印刷技术生产纸牌。
15世纪的宫廷牌
扑克牌的早期设计
意大利人最先玩起了纸牌,并发明了后来的塔罗牌,据悉这种算命神器起源于15世纪中期的米兰。但是塔罗牌的流行度从来没有战胜过扑克,因为它太贵了,老百姓更喜欢小一点牌数少一点的纸牌,于是乎在很多地区一副牌由56张或52张变成了48张、40张甚至24张。纸牌由意大利传入德国后,日耳曼人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叶子、红心、铃铛和橡子成为新的花色;法国人也不甘示弱,在1480年左右法国的花色变成了三叶草、方砖、红心和长矛。英国人虽然最先玩的是意大利人的拉丁版纸牌,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法国纸牌的套路。
瑞士扑克
除了花色外,欧洲人把马穆鲁克人的宫廷牌也进行了改造。欧洲最早的宫庭牌出现在14世纪晚期,它包括一个国王、一个高级将军和一个低级将军。意大利人把骑士带进了牌中,英国人把最低级的宫廷牌叫做“knave”本意是小男孩也就是王子的意思,后来才变成侍臣。最早于1377年的德国零星出现了王后牌,不过德国人在15世纪末期遗弃了王后牌,法国人倒是喜欢起了王后,一直把它放在仅次于国王的位置。15世纪最流行的玩法是包括国王、王后、骑士和王子四种宫廷牌共56张。16世纪宫廷牌出现两个定型的版本即鲁昂版和巴黎版,它们的形象都是历史上和神话中的著名人物,鲁昂版流行于英国,巴黎版则风靡于法国。今天扑克中的宫廷牌的形象同样来自于这些著名人物。同一时期葡萄牙人还把纸牌带到了日本,欧洲游历后纸牌游戏又回到了亚洲。
最早的“knave”形象(1390-1410)
完善中的扑克牌
游戏的规则亦发生了改变,之前每套牌国王都是最大的牌,到了15世纪最小的A(Ace)一跃成为老大,2变成最小的牌。“Ace”一词是盎格鲁-诺曼语,来自于骰子含有最小的意思。当时各国为了增加税收对纸牌征收印花税,而印花往往贴在空白最大的A上,这使得纸牌商人们将A图案设计得更加精妙,英国人重点设计黑桃A,法国人和俄国人分别在梅花A和方片A上做足文章。“Knave”与“King”太接近了,标识“knave”时要缩写成“Kn”太易混淆了,英国人索性将它换成了我们熟悉的“Jack”。
1693年第一次出现在牌边角印制标记的纸牌,这样玩家就可以单手拿牌了,但直到18世纪末这种标记才推广开来。今天的宫廷牌上下翻转图案并不变化,这一设计产生于1745年的法国,但遭到法国国家的禁止;18世纪后半叶意大利人采纳了此设计,1799年英国人也使用了这种方法。因整理牌时不必翻转,这一设计有效避免了留给其他玩家猜牌线索的机会。为了避免磨损而露出牌的标记,牌面方形的尖角渐渐变成了圆角;19世纪中期纸牌的背面开始出现各种图案。
现代扑克形成的最后一项主要变化是美国人引入了“鬼牌”也就是大小王。它来自于独立战争后风靡美国的尤克牌戏(Euchre)。鬼牌于1860年发明出来,开始用作尤克牌中的最高级的宝牌,到1875年开始有“鬼牌”作为“百搭牌”进入现代扑克的记录。
今天的扑克牌无疑是全世界最流行的纸牌游戏,世界各地人民为它设计了千万种玩法。纸牌绕着世界转了一大圈后,以现代扑克的形式于19世纪又回到了中国,不过不要忘记它最初的原形可还是中国发明。
参考文献:
徐春茂,扑克的渊源及其发展浅析[J].中国地名,2008年12期。
该文章投稿作者:白回眸一笑,如若转载,请注明来自鱼鳞桐程网:https://www.yulintongcheng.com/87959.html